塑料是当今最广为使用的材料之一,却也是最遭非议的材料之一。这是为什么呢?它是怎么出现的?有什么好处,让它如此流行?又有什么坏处,让它备受批评?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和对待这种材料?
塑料的故事,其实也是1个我们探索如何与地球和谐共处的故事。
🌿 塑料的前世 🌿
塑料的发明和1项运动息息相关。它是1种发生在桌面上的运动,但不是乒乓球,它是什么呢?
它是台球。很久以前,台球是用象牙做的。然而,随着大象因捕猎越来越少,象牙也越来越稀缺,价格越来越高昂。很多台球生产商陷入了窘境,ta们急于寻求1种新的材料来代替象牙,却又一筹莫展。一天,1家纽约的公司发布了1个悬赏,激励大家探寻合适的替代材料。它的赏金在今天看来数额不高(1万美元),但在当时可是非常可观的,因为那个年代非常早。重赏之下必有勇夫,1869年1个名叫John W. Hyatt的研究者从棉花中提取纤维,又从月桂树中提取樟脑,把它们结合在一起,成功地合成出了可以解决这1难题难题的新材料—— “赛璐珞”[1]。和很多科学进展一样,赛璐珞的发明也颇具传奇色彩。它来自于1个失误——这名研究者在做实验时不小心打翻了烧瓶,瓶中的胶棉液体泼洒到了地板上,过了一阵,液体凝固了。他检查了一下这一凝结的物质,发现它质地还不错,不过不够坚固,于是动了动脑筋,往配料里增加了樟脑[2]——就这样,世上的第1种塑料诞生了。

(千图/VRF)
不过这一说法存在争议,因为也有很多人认为,1种先于赛璐珞7年问世的材料,“帕克辛”,才是塑料的鼻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歧呢?帕克辛的成分是纤维素和植物油[3],先于赛璐珞问世,但纤维素和樟脑结合后生成的物质却是第1种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1]。正因此,赛璐珞比帕克辛更具有开创性意义,作为材料史上的标志,它被很多人奉为“第一”。
那么塑料到底何德何能,何以成为象牙的优良替代品,成为台球的材料呢?塑料,塑料,顾名思义,即可塑的材料,可见它首要的特质就是可塑性强,能够用来打造各种形状的物体,当然也包括台球。第二,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在打台球的过程中,台球会经历些什么?台球会受到很多击打和冲撞,这就要求它的材料必须的坚固耐用的,而塑料就可以用来制作兼具强韧与耐久的物品。另外,塑料还有轻便和生产成本低廉的特点[4,5]。这最后1点非常重要,这是它日后“飞黄腾达”,像潮水一般涌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必需要提的是,塑料诞生之后,不但大象得到了喘息,海龟以及许多头上长角的动物的生存压力也小了很多,因为塑料成功地让龟壳、兽角等多种来自于大自然的材料也纷纷下岗了。所以,在问世之初,它是大自然的救星[1]。

(千图/VRF)
不仅对大自然,塑料的发明和应用给社会也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影响。因为这种材料价廉物美,许多原本只能由贵重材料制造的物品由此得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飞入寻常百姓家”,让社会有了材料平等[1]。又因为它是人工合成的,所以还是人类摆脱对很多自然资源的依赖,迈向材料自由的重要1步[1]。但我们在材料方面更上层楼的划时代事件发生在40年后——1909年“贝克莱特”的出现。无巧不巧,这种新型塑料的发明和赛璐珞还有异曲同工之处——也是为了代替1种天然材料,虫胶(紫胶虫的分泌物)。当时美国的电子工业正蓬勃发展,虫胶作为1种良好的绝缘体,被大量开采,而贝克莱特的问世使人工材料在解决天然材料供给的问题上再下一城[1]。比赛璐珞更令人惊喜的是,贝克莱特更适合量产。而且它不含任何在大自然中存在的分子,是第1种完完全全属于人类世界的材料[1]。所以,它从2个方面来讲都是人类实现材料“独立”的1块里程碑。
塑料的发展历程中,还有1个时间节点值得特别回顾,那是二战的发生。战争给参战国的工业实力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给它们的自然资源造成了极大的考验,塑料这种诞生之初就因吹散了自然资源枯竭阴云而大受好评的材料在此时真正地“发迹”了——它进一步地受到了世人重视[6],进一步地替代了天然材料[1]。二战后,塑料工业延续了之前的良好势头,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很快步入了全盛期,造就了被后人称为“塑料纪”的崭新时代。然而一反既往,这个在世界各个角落、生活方方面面都充斥着塑料的时代却是以极高的环境代价建立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千图/VRF)
本文内容若无特别声明或特殊情况,均使用知识共享授权协议: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
(CC BY-SA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