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北极熊是一种很节俭的动物!”
“嗯……是嘛!不过也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生存本就不易,还在严酷的北极,捕食很费劲的,当然要节省啦!而且随着气候变热,冰盖越来越少,它们找吃的越来越难了,更要节约!”
“哈哈,我说的节俭,可不是指珍惜粮食,而是珍惜热量!”
“这个和吃还是很有关系的嘛!不过我知道你说的是什么了——它们用厚实的皮毛和脂肪层隔热,就像冬天盖了棉被一样!”
“真对!不过北极熊减少热量散失的办法可不止这些哦!”
“那还有什么?是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吗?”
“嗯……那个办法特别‘显而易见’,可是一般人又不那么容易觉察到。”
“你别卖关子啦!快说!”
“那就是长得高高大大的。”
恒温动物因为体温通常比周围环境高,身体健康时,一般都在向环境散失热量,为了维持体温,就得进食,好让身体有东西可以“燃烧”。但是问题来了,有的动物一直在吃,却不热,北极熊可以几天不吃,也不会冷死,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在体型。
同样形状的物体,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就越小,也就是它的表面积÷体积的商越小。这对保存热量有什么好处呢?热量主要是通过皮肤散失出去的,皮肤的表面积相对越小,当然热量流失得也就相对越慢咯!你看,有1类动物叫鼩鼱(qú jīng),是世上体型最小的哺乳动物家族(体长仅4-6厘米,体重不超过5克),它们是十足的吃货,整天就是不停地吃,甚至1天可以吃下3倍于自己体重的东西[1]。为什么呢?因为长得太小,皮肤相对表面积太大,所以它们的热量散失得特别快,需要不断地补充“柴火”,维持体温。所以以后当你说“大笨熊”的时候,要知道长得大可不一定笨哦,北极熊就在高大身躯的帮助下在天寒地冻的极地站稳了脚跟。
不过本文写北极熊的生存智慧,不是要给“大笨熊”正名,而是为了传授1个减塑的秘诀。
我们都知道现在塑料垃圾“侵占”了海洋,怎么办呢?除了妥善处置塑料废弃物,减少它们的产生更加重要。塑料垃圾里有1大块是包装,据统计:全球生产的所有塑料中有26%用于包装[2],如果不算化纤,这个比重更是高达42%[3]。而且这些包装几乎都是1次性的[2],在1年之内,它们大都会成为垃圾[4],海洋里最多的塑料垃圾也正是包装[5]。因此,减少包装是减塑的1大方向。
和皮肤之于动物1个道理,较大件的商品,使用的包装材料相对其体积较少,当我们用完它后,产生的包装垃圾也就相对较少。所以买沐浴露、洗衣粉、牛奶什么的,都是选容量大的买比较好,既节省资源,也减少了垃圾产生。
“这个我懂!1L的沐浴露,它的罐子使用的塑料比2瓶500ML的沐浴露用的塑料加起来的要少!”
“是这样的!不过你说的这事,并不需要相对表面积来证明。”
“今天真是学到了,买东西,挑大件!减塑的同时还能省钱,这可是一举两得啊!”

😄 “作者在证明ta是大笨熊”
(Hans-Jurgen Mager/Unsplash/Unsplash的授权协议)
参考文献:
[1] 鼩鼱. 百度百科 https://ock.cn/9f2po.
[2] 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The New Plastics Economy: Rethinking the future of plastics. https://url.cy/uoYLf4.
[3] CIEL. Plastic & Health: The Hidden Costs of a Plastic Planet. https://url.cy/VK3oH4 (2019).
[4] CBD. Marine Debris: Understanding, Preventing and Mitigating the Significant Adverse Impacts on Marine and Coastal Biodiversity. (2016).
[5] Derraik, J. G. B. The pollution of the marine environment by plastic debris: a review. Mar. Pollut. Bull. 44, 842–852 (2002).
本文内容若无特别声明,均使用知识共享授权协议: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
(CC BY-SA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