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的困境 💧
伟大的海洋母亲,您过得好吗?
她过得不好。
首先,她很热!2016年澳大利亚大堡礁发生了史上最严重的大面积的白化现象,受灾区域长达1100公里[38],在北部重灾区有大约67%的珊瑚离我们而去[39]。2017年白化现象又1次如瘟疫般侵袭了这个国度。据《环球科学》报道,詹姆斯库克大学卓越珊瑚礁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 James Kerry表示:“哪怕是生长最快的珊瑚,至少也要花10年时间才能彻底恢复,但是如此大面积的珊瑚白化每12个月就要发生1次,这让2016年遭到破坏的珊瑚完全没有复原的机会[40]。”情况确实没有好转,3年后大堡礁再度刷新了白化的历史纪录——1/4的区域严重受灾。大约25%的珊瑚礁严重白化,意味着每个珊瑚礁上超过60%的珊瑚已经白化[41]。珊瑚本是五颜六色的,因为它们体内共生着虫黄藻。这种藻类赋予了它们色彩,还通过光合作用为它们提供营养。可是气候变暖,海水越来越热,大量的珊瑚不适应节节攀升的温度,吐出虫黄藻,最后在惨白中死去。

(Jay Galvin/Wikimedia Commons/CC BY 2.0)
陆地上“热”常常和“闷”结伴而行,殊不知,在海洋里也是一样。温度升高导致海水溶解氧气的能力下降,许多海洋生物越发感到“胸闷”,海洋环境正渐渐变得“窒息”[42]。 此外,CO2这个气候变暖的罪魁,还会溶入水体,直接折磨不计其数的海洋动物。H20与CO2结合会形成H2CO3,这种弱酸性物质使海水中碳酸钙的饱和度大大降低。珊瑚、贝类等生物需要碳酸钙来生长骨骼和贝壳,这它们对造成了严重影响。据估计,人类碳排总量的30%-40%溶解在了江河湖海中,从1751年至1994年海洋表面的PH值已降低了0.11[43]。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的学者KenCaldeira表示:如果人类保持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趋势,珊瑚将无法活过本世纪[44]。而珊瑚礁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被称为“海洋里的热带雨林”,失去了珊瑚的海洋让人不敢想象。

(wuestenigel/Flickr/PhotoPin/CC BY 2.0)
第二,她正遭受着持续不断的抢劫。 “竭泽而渔”,出自《吕氏春秋》,指排尽湖中或池中的水来捕鱼,比喻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打算。不能竭泽而渔,也许是最早的“可持续发展观”吧。每当我们谈到时代的败坏时,大家常常会用1个词“人心不古”。殊不知,面对水产资源,我们都早就“人心不古”了。不可持续的,掠夺式的渔业导致海洋为我们提供食物和生计的能力都大大下降。据《经济参考报》2012年报道,中国近海的过度捕捞正造成一个恶性循环:生态系统中价值高、个体大的种类被过度捕捞后,人们的捕捞目标必然转向其他一些价值较低的物种,以此类推,导致生态系统的所有物种都被过度利用,造成渔业资源的系列性枯竭和物种品种的退化[45]。“舟山的老渔民对我们说:以前1网打下去,能捞上来很多鱼。现在,没几条鱼,倒是有很多垃圾。”上海海洋大学的一位老师如是说。 这一现象遍及整个世界。全球至少有30%的高价值渔获来自非法渔猎,这一黑色产业每年的收益可高达让人震撼的364亿美元[46]。然而,渔业资源和大多数海洋资源一样并非没有止境,2006年《科学》杂志上的1篇文章就已指出:如果人类继续疯狂地捕捞,全球渔业将在2048年崩溃[47]。
与此同时,我们不仅仅在数量上让海产剧减,我们还在歼灭着位于食物链上层,在生态系统中极其重要的顶级捕食者——鲨鱼、鲸鱼和海豚。饭店为了招来食客,多种鲨鱼已经濒临灭绝。水族馆为了吸引游客,无数鲸鱼遭到囚禁。渔民为了“控制害虫”,大量海豚被无情杀害……

(blachswan/Flickr/PhotoPin/CC BY 2.0)
第三,她在吃我们的排泄物。 引用《增长的极限》里的概念,海洋本是1个巨大的“源”(提供资源的地方),现在却越来越成为了1个无可奈何的“汇”(接收废弃物的地方)。 1989年,埃克森公司的“埃克森·瓦尔迪兹”号巨型油轮在阿拉斯加触礁,原油泄出达800多万加仑,在海面上形成1条宽约1公里、长达800公里的漂油带[48],当地的生态环境至今没有恢复[49]。2010年,墨西哥湾,英国石油的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又爆炸沉没,每天漏油可能达1.2万至2万桶,而直到近3个月后水下漏油点才被堵住,那里的生态系统遭到了灭顶之灾[50]。以上只是人类数不胜数的大小石油泄漏事故中具有代表性的两起,也是我们在海上破坏大海的无数事件中的两起。 可是我们对海洋的污染不只发生在海上。“百川奔流终到海,奔流到海不复回”——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垃圾,这些我们在陆地上生产生活制造的废弃物,往往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河流)进入了海洋环境。目前每年约有800万公吨塑料流入海洋,各种海洋生物因此遭受了误食、缠绕、闷覆和扩散等影响,失去了健康乃至生命。来自生活、农业、工业活动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也源源不断地汇入大海,催生出一次又一次赤潮,并与升高的温度共同造成了一片又一片有水的“荒漠”——海洋中近乎无氧的“死区”面积较1950年已增加3倍,沿岸海域的极低氧区更是激增了九倍[51]。海洋污染还远远不只这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核废料、废热等等我们不需要也不想看见的东西,都在严重地摧残着海洋的生机与美丽。

(Thakur Dalip Singh/Wikimedia Commons/CC BY 3.0)
此外,世界各地的各种海洋栖息地也由于上述的这些因素以及围海造陆、挖沙、养殖渔业等原因,受到了令人揪心的破坏。
海洋她过得不好,我们错了!
💧 海洋与人心 💧
雨果说:“比大地更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但人心真的像他说的那样,比海洋更宽广吗? 千万年来,人类从海洋获取食物、攫取资源,而我们回报她的是什么?千百年来,我们到海上去探索和征服自然,也走海路去烧杀抢掠,去“煮豆燃豆萁”。坚船利炮轰开了一个个港口,强国的浩大船队向弱小的地方运去了不计其数的殖民者和鸦片,又带走了数不胜数的奴隶和文物。人与海洋的历史虽有光辉灿烂的篇章,但也充斥着毫不节制的掠夺、肮脏不堪的欲望和残酷血腥的斗争。人换了一批又一批,向自然索取的技术升级了一代又一代,人与人互相伤害的方式也换了一种又一种,而海洋,默默地承载和观望着这一切,她一如既往地涨潮落潮,连呼吸的节奏都没有变。漫长的岁月里,是海洋包容着人心啊! 然而,海洋无法包容一切,各种各样的破坏和污染已经让她忍无可忍。2018年台风“山竹”过后,遍布在香港、澳门等地大街小巷的垃圾正是她谴责我们的词语。人与海洋,何去何从?或许认识错误,解决问题,完善社会,改善环境,有1天走完这条自我救赎之路的人类,终可以说:“先贤,我们没让你失望。”
参考文献:
[1] 汪兆椿. 爱我海洋. (海洋出版社, 1998).
[2] 马尾藻海_百度百科. https://dwz.win/aztg.
[3] 江山携手. 创世起源的十大经典神话. https://x88.ltd/ezh (2016).
[4] Ymir – The First Giant in Norse Mythology. Mythology.net https://x88.ltd/ezj (2016).
[5] 夏淑芳. 历史地质学. (地质出版社).
[6] 左玉辉. 环境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7] 大西洋海底正在漏水,或致板块坠进地幔,大西洋不断缩小最终消失. 知乎专栏 https://dwz.win/aztm.
[8] 环太平洋火山带_百度百科. https://ock.cn/gcbr3.
[9] 太平洋板块_百度百科. https://ock.cn/5aoa5.
[10] M. A., T. T. and L., B. A., B. and M. B., M. A., T. T. and L. & B. A., B. and M. B. Early Life Theories: Primordial Soup ThoughtCo https://url.cy/lAq8S3
.
[11] 水是已知比热容最大的物质吗? – 知乎. https://ock.cn/gtd7r.
[12] 红海束毛藻_百度百科. https://ock.cn/q89pt.
[13] 黑海(欧亚内陆海)_百度百科. https://ock.cn/b4fhe.
[14] 【地理常识】世界上生存生物最少的海——黑海_海水. https://ock.cn/r7b2k.
[15] 黑海为什么叫黑海?海水是真的黑色的吗? – 知乎. https://ock.cn/cvfg4.
[16] 中国黄海为什么还是黄的? – 知乎. https://ock.cn/20s6b.
[17] 白海(海域名称)_百度百科. https://ock.cn/e31ld.
[18] 为什么地球上的天空和海洋是蓝色的?. 知乎专栏 https://ock.cn/tivqo.
[19] 指南针(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_百度百科. https://ock.cn/jdka5.
[20] 地理大发现(15到17世纪欧洲船队在全球远洋探索) _百度百科. https://ock.cn/e359a.
[21]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意大利的著名航海家)_百度百科. https://ock.cn/7gllp.
[22] 达·伽马(葡萄牙航海家、探险家)_百度百科. https://ock.cn/k5ffq.
[23] 斐迪南·麦哲伦_百度百科. https://ock.cn/ulrhp.
[24] 郑和下西洋(明朝历史事件)_百度百科. https://ock.cn/4gmji.
[25] 明朝海禁_百度百科. https://ock.cn/jl5pd.
[26] 晓说:东印度公司挑起“鸦片战争”全英国绅士竟都支持毒贩-文化-高清完整正版视频在线观看-优酷.
[27] 新民晚报数字报-鸦片战争始末. https://ock.cn/0kbhl.
[28] 北洋水师(清朝末年一支海军舰队)_百度百科. https://ock.cn/mouqo.
[29]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82). (1982).
[30] 土笋冻_百度百科. https://ock.cn/f04g0.
[31] 联合国. 世界海洋日 6月8日. https://url.cy/KTjV33.
[32] 我国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第二轮试采成功,创造新世界记录,意味着什么? – 知乎. https://ock.cn/hi5ee.
[33] 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_百度百科. https://ock.cn/24038.
[34] 潮汐能_百度百科. https://ock.cn/9frv7.
[35] 潮汐发电_百度百科. https://ock.cn/df2vf.
[36] 锰结核_360百科. https://ock.cn/r6ag0.
[37] Beaumont, N. J. et al. Global ecolog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impacts of marine plastic. Mar. Pollut. Bull. 142, 189–195 (2019).
[38] 大堡礁珊瑚面临史上最严重白化危机_《环球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唯一官方网站】. https://ock.cn/osq1j.
[39] Schaffelke, B., Kerry, J. & Hughes, T. How much coral has died in the Great Barrier Reef’s worst bleaching event? The Conversation https://url.cy/TD5Ip1.
[40] 大堡礁将在我们这一代消失_《环球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唯一官方网站】. https://ock.cn/en3tr.
[41] Readfearn, G. Great Barrier Reef’s third mass bleaching in five years the most widespread yet. The Guardian (2020).
[42] Harvey, F. Oceans losing oxygen at unprecedented rate, experts warn. The Guardian (2019).
[43] Ocean acidification – formulasearchengine. https://url.cy/Lalrt1.
[44] Ayala, C. Effects of Ocean Acidification on Corals. Oceana USA https://url.cy/riLeL3 (2009).
[45] 过度捕捞环境污染近海渔业资源衰退 出海或亏损-绿色频道. https://ock.cn/b1h4a.
[46] Overfishing. World Wildlife Fund https://url.cy/Omca63.
[47] How overfishing threatens the world’s oceans—and why it could end in catastrophe. National Geographic https://url.cy/43wxk1 (2010).
[48] “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油轮漏油事故_百度百科. https://url.cy/GW4MS1.
[49] Exxon Valdez Oil Spill. HISTORY https://url.cy/QrYie2.
[50] 墨西哥湾井喷事件_百度百科. https://url.cy/Se8ep2.
[51] 海洋无氧死区面积剧增3倍 或引发海洋生物灭绝. https://url.cy/0gMEcl.
本文内容若无特别声明或特殊情况,均使用知识共享授权协议: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
(CC BY-SA 4.0)